招生信息

2019年浙江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简介

 

1学校简介


  浙江科技学院的前身为成立于1980年的浙江大学附属杭州工业专科学校,先后经历了浙江大学附属杭州高等专科学校、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等发展阶段,2001年8月更名为浙江科技学院。2003年10月,浙江省轻工业学校成建制并入。经过近40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和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的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省属本科高校。


  学校小和山校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西溪湿地畔,校园土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安吉校区位于拥有联合国人居奖美誉的竹乡安吉,土地面积800亩,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校园环境自然优美,山明水秀,湖光鹭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张德江曾赞叹“真山真水,真是读书的好地方”。

  学校下设14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现有56个本科专业;拥有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17000余名;留学生1800余名,其中学历生1200余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8亿元,图书168余万册。

  学校拥有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学术水平一流、师德师风高尚、梯队结构合理的优秀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1380余名,专任教师103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490余名,具有3个月以上海外学术经历教师比例占30%,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占38%以上,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为42%;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2人,“省千人计划”2人,省“万人计划”1人,“钱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87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9人,省优秀教师6人,省高校优秀教师4人,省高校教学名师6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

  学校现有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级重点科技创新团队3个,省级高校创新团队1个,省级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1个,省级一流学科6个。近几年荣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项30项,其中国家级科学技术奖2项,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80余个,发表论文4300余篇,其中三大索引和人文社科权威级学术期刊论文860余篇。

  学校坚持“学以致用、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国际素养和社会责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以打造“卓越工程师的摇篮”为目标,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坚持质量立校。

  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中德合作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试点院校、教育部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和“国家‘十三五’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高校。现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建设项目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2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省高校重点教材建设项目24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已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4个专业通过“华盛顿协议”工程教育认证,中德合作办学的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2个专业通过德国权威工程教育认证机构ACQUIN的高等教育专业认证,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认证。

  按照浙江科技学院第三次党代会设计的宏伟蓝图,学校秉承“崇德、尚用、求真、创新”之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内涵发展为核心,坚持应用型定位,彰显国际化特色,加快现代化步伐,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矢志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应用型大学。

 

2学院简介


 

学院前身为成立于2000年4月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01年10月更名为经济与管理学系,2005年4月成立经济管理学院,2014年6月更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学院秉承“崇德 尚用 求真 创新”校训,在“经世济用 创业创新”院训的引领下,逐步形成了以“经彩讲坛、经粹文体、经美寝室、经致创业、经品社团”为内涵的经彩育人文化,致力于培养懂经济、会管理、善经营,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高层次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学院下设经济与金融系、国际贸易与商务系、营销与公共管理系、财务管理系、管理工程系、信息管理系等6个系和实践创新与创业中心。现有“国际商务”、“应用统计”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以及“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金融工程、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物流管理、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和公共事业管理等11个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2个全英语授课专业;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美经济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省校两级重点建设专业、省高校新兴特色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为校级重点学科。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3100余名,留学生近400名,是全校办学规模最大的二级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110余人,专任教师90余人,其中正高11人,副高34人,博士66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30余人。专业教师高级职称比例53%,博士比例达74%,硕士及以上比例达94%;有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宣传文化系统“七个一百”社科人才1人,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4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培养计划2人,科大青年英才4人,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0人。学院还聘请了50余位国内外相关专业或行业的知名学者、企业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等作为学院的兼职或客座教授。

学院围绕培养“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高层次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自2005年起,先后与德国埃尔富特应用科技大学、肯普滕应用科技大学、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德累斯顿技术经济大学等开展2+3和2.5+1.5等双学位人才培养,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2个全英语授课专业,与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合作举办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美经济学专业。目前与美国、德国、瑞士、英国、加拿大、罗马尼亚、澳大利亚、比利时、韩国等28所国(境)外院校机构进行学生交流。目前在读外国留学研究生数量110余人,位居全校第一。

近五年,学院教师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省教学成果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项7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50项;发表权威期刊、一级期刊及SSCI、SCI、CSSCI等被重要索引收录的期刊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30余部。

 

3招生目录

 

类别/领域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笔试科目

0254 
 
国际商务

(1)国际商务环境与风险
  (2)国际工程技术创新管理
  (3)食品安全与国际贸易 
  (4)国际工程商务投资决策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03数学三
  ④
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

国际经济贸易综合

0252 
 
应用统计

(1)金融统计与投资风险控制

(2)经济统计与经济发展评价
  (3)管理统计与经营管理决策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03数学三
  ④
432统计学

统计学原理与实务
 
 

  

4报名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要求

  1.网上报名时间为 2018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18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5.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6.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7.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

  8.“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确认的信息为准。

  9.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10.国防生和现役军人报考地方或军队招生单位,以及地方考生报考军队招生单位,应当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及招生单位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当事先与招生单位联系。

  11.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2.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现场确认要求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2.考生现场确认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3.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5.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招生单位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现场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准予考试。

6考试

   (一)初试

  考生应当在2018年12月14日至12月24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初试时间为2018年12月22日至23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4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二)复试

  1.复试由我校组织安排,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

  2.复试时间:一般为2019年3-4月份,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3.复试科目和复试加试科目详见招生目录,复试办法另行通知。

7录取


  根据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8收费和奖助



    (一)学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学年缴纳10000元。


  (二)奖助

  1.国家助学金:覆盖面100%,6000元/生/年。

  2.国家奖学金:获奖比例约2.5%,20000元/生/年。

  3.学业奖学金:一年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覆盖面100%,一等奖20%,10000元/生/年,二等奖80%,8000元/生/年;二、三年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覆盖面100%,一等奖10%,12000元/生/年,二等奖30%,10000元/生/年,三等奖60%,8000元/生/年。

   4.“三助一辅”岗位津贴

  (1)“助研”覆盖面100%(面向老生),岗位津贴不低于3000元/生/年(人文社科类不低于2000元/生/年)。

  (2)“助教”、“助管”覆盖面100%(面向新生),岗位津贴不低于3200元/生/年。

  根据有关规定,以上1、2、3、4条只适用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5.各类研究生单项奖学金(学术风尚奖、科研成果奖、创新创业奖、社会贡献奖等),覆盖面约10%,奖金金额1000元/生/年。

  6.研究生科研成果奖励请参照《浙江科技学院研究生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试行)》 (浙科院研[2017]6号)。

  7.在我校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研究生,如应邀参加经学校认定是正规的在国(境)外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学校可给予报销一次经济舱往返飞机票、生活补贴及会务费。

  8.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用于资助学生的科技创新,课题研究等,资助金额理工类一般不低于5000元/项,人文社科类一般不低于3000元/项。

  9.对于确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校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允许先入学,后缴费。新生可在户口所在地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手续比就学地贷款方便、快捷),也可入学后在学校办理就学地助学贷款。另外,新生正式报到注册后,可申请研究生困难补助,请参照《浙江科技学院研究生困难补助实施办法(试行)》(浙科院研[2017]7号)。

  10.新生正式报到注册后,享受招生简章中各项奖助政策。学校另行一次性奖励“985”(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国家“2011计划”)、武书连大学排行榜前100位高校本科毕业一志愿考生5000元/生;奖励本校一志愿考生4000元/生;奖励其他一志愿考生3000元/生。

9其他


    1.上述说明如与国家和浙江省2019年相关研究生招生文件精神不符,以国家和浙江省招生文件为准。


  2.考生必须如实填写报考登记表,如考生在报名时弄虚作假,一经发现,不论进入招生工作的哪个阶段,一律取消其录取资格。

  3.浙江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联系方式:

电话:0571-85070618

邮箱:zustsem@126.com

联系人:许老师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浙江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院

邮编:310023